本帖最后由 乌龙 于 2016-8-23 11:34 编辑
有牛友疑惑下贴中犀牛原文件的结构线过于密集:
http://www.xuexiniu.com/thread-64281-1-1.html
不便于一一回复,特发此贴讲解说明。
有错误欢迎指正,欢迎网校老师指教~
首先,建立复杂曲面,最重要的神器是混接!(控制点党与ts党请无视)
我的整体思路是,选择建立几个代表性的面,经过混接等手段后得到最终的复杂曲面。
那么我现在就要说说混接这个神器了:
如下图:我分别用精度0.1mm与0.0001mm对如下图的2个面进行混接(这两个面的参数与结构线并未改变)
得到如下图:(0.1mm精度)
(0.0001mm精度)
得出结论:精度不同结构线密度不同!
分析原因:混接得到的曲面:是根据混接的曲面的边缘线复杂程度与模型精度来确定接结构线密度的!!
那么是否可重建混接后的曲面,来达到减少结构线的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混接后的结构线是电脑经过计算得到的当前精度下最简化的结构线密度!!!(简化后必然不能组合,除非降低精度)
说到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如何减少这类超高精度的模型的结构线?
首先通过各种方式达到如下图:结构线贯通(想必各位高手最喜欢这类结构线贯通的曲面了吧?组合以后肯定是最完美的实体,毫无瑕疵)
接下来进行重建或合并曲面后重建
这么做必然会有变形,只是型变量大小的问题,上图如此恐怖的型变量也是想说明。更少的结构线并不一定带来的都是好处。
接下来说到如果不是超高精度的模型,为什么有的面还是有无数条结构线?这是好处还是坏处?
我认为这是坏处!!这就涉及到控制结构线密度的另一项指标了!!
形成这个面的线的节点必然过多!!如果这个面很简单,那么一定要简化线的节点!
下图简单平面:
同样1个长方形平面,结构线的密度完全是可以调整到更少。
最终结论:高精度必然带来密集的结构线,并不恐怖,低精度,小尺寸,的简单曲面,带有大量密集的结构线才是恐怖的事情!!
即使我这样的强迫症,也认为没有必要为了高精度而变密集的结构线,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合并、重建曲面。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三维扫描仪去解决吧~~
|
我很久没上论坛了,现在一一回复一下:
贯穿结构线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方法,很多方式都可以达到贯穿的效果,混接,放样,单轨,双轨,删了重建,提取重建,这些命令单独使用或者混合使用都可以达到实现。具体的,可以看看任意建模教程,大部分教程的建模结构线都是贯通的。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