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观当代建筑大师冯纪忠先生杰作―上海郊区‘’茅草亭‘’ 近期在 Youtobe网页上喜见一条由唐煜先生指导,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王树院长讲解的视频 ‘’ 上海郊区一个老头老太太渴茶嗑瓜子的茅草亭竟是中国几十年来最伟大的建茿‘’。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了几遍,令人久久不能平静!老汉在受到启发、激厉之后联想很多。我本人是一个与建筑设计毫不相干的80岁糟老头,没资格对大师的杰作去作任何品评。我之所以对冯济忠: 先生‘’ 茅草亭‘’ 产生如此强烈的兴趣是因为大师在竹结构的设计上史无前例的打破了传统结构的组合方式。传统竹家具骨架等的结合主要有弯接、插接和缠接几种方法,大师用一个个外接的节点 ‘’ 插座‘’ 将分立的竹子杆件组合成整体,再以胶粘、梢接固定成一个刚性整体大大增强了家具的牢固性、耐用性,使竹材的广泛组合带来极大方便,使竹家具变成用户可以方便组装、坼开、拆迭的普及性家具。推而广之,冯先生启用的竹材组合方式不仅成功的应用到屋架`及平面支撑组合上,对于家具等其它结构也完全可以借鉴,大大扩展了竹材的应用,是一种费省效洪的新举措。 视频中摘录几个画面放在下面﹕
冯纪忠: 先生〈1905--2009〉。是中国建筑的先躯者,30年代畄学波兰1964年回国。曾主持设计了方塔园等大型园林工程。‘’ 茅草亭‘’ 是一个竹子结构的特殊工程,骨架整体以细竹子组合而成,给人以举重若轻的奇妙感觉。
为了说明这种竹器组合的便捷,我从10年前画的几张家具图出发来尝试改変竹家具组合方式借以扩展和推广。 制作一个好的竹家具技艺要求是很高的。而且外观上结构的整体性似乎也不是那么完美。用一个个外接的节点 ‘’ 插座‘’ 将分立的竹子杆件组合成整体,再以胶粘、梢接固定成一个刚性整体大大增强了家具的牢固性、耐用性,使竹家具变成用户可以方便组装、坼开、拆迭的普及性家具。推而广之 下图是一个竹子躺椅,原设计的骨架是用传统缠接的方法将分立竹杆组和起来,如图一: 图一 图1-2躺椅1竹子骨架的变异
杆件‘’ 插座‘’ 要与骨架有机结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骨架稳固可靠,(这样的结构应该没问题) ,二是整个骨架要协调、美观。这一点, 除了‘’ 插座‘’ 厚度和加工需要仔细捉摸之外需要考虑色彩、纹理多方面问题。此设计用的是塑料压制的。杆件‘’ 插座‘’。 与分立竹杆组合成构件使竹材的应用大大扩展。图2是一个竹杆组合而成的书架,杆件的接头是塑料预制的,当然也可采用金属‘’ 插座‘’ 图2 组合竹书架
这个简单的竹杆通过接头组合成的架子,不仅可做书架、还有附加的拆迭小桌面,又有放置电视机的位置,多个塑料盒子还可作为衣物的收纳箱…这漾的家具买上几条竹子和几个接头谁都可以自己组装。我想到一些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经济可能不那么宽裕,何不‘’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何不试一下呐? ‘’ 茅草亭‘’ 的设计方案令我想到了广大农村像雨后春笋 一样在大地上冒出的蔬菜大棚、生态种植园,旅游景点的大量应时棚架…特别是当下比较时兴各类曲面构件、仿生设计…,当然,对于各类曲面构筑物的骨架当今完全可以用型材钢结构解决,但是在农村一些并非‘’ 百年大计‘’ 的小工程、小设施很难用大量资金去投入,能否把目光投向满山遍野的竹林,像大师冯纪忠先生那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做出新的设计。 我们从最简单的农村蔬菜大棚为例试做一个竹子组合骨架如图3 图3 竹子组合骨架的三角形蔬菜大棚
图4-1蔬菜大棚骨架结构示意
图4-2蔬菜大棚蒙上塑料膜之后外观
图4-2蔬菜大棚骨架大样
以上大棚骨架园跨度若为8米,宽度开间若为4米,一格就有32平方米的地绩! ‘’蔬菜大棚‘’骨架、结构、造型都是多种多样的,我试画了几种于下图: 图5
图6 梯级开发大棚
我国幅源广大,一些地方耕地较少,在西南山区还有不少座落在群山环抱中的村寨,其中一些是只见石头看不到成片黄土地的‘’石咔垃‘’山区。现今,农业科技己有了长足进步,水种、薄土种植的大棚蔬菜、瓜菓早己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这是个大大值得借鉴和发展的科技成果,在一些缺少可耕土地的地方推广大棚种植,进而把大棚种植做成多层室内生态园将可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冯纪忠 先生设计的竹子组合屋架从建筑技术上大大降低了建造垂直生态园的门坎。竹杆加上的接头‘’ 插座‘’ 不仅是3通、4通…的接插组合件,它将引发竹子组合件的圹大应用,农民也可就地取材建造自己的生态园,顺着这条道走上脱贫致富路!老汉透过冯先生的杰作似乎看到了农村的锦绣前景,在风烛残年试图还想将大师竹屋面组合方式引向农村生态园,如图7所示。 图7
此前,我曾用塑料管和金属管、型材组合成垂直生态园骨架,现在看来完全可用竹子取代,如图8、9
图8
图9
我带着衰老和长期病痛的身子画出了自以为是的想法并当即奉上敬请批评指正。我期盼冯先生的设计不断漂香神州大地!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