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hino软件中,其实有很多功能非常强大的变动工具,合理的利用这些工具是可以实现很多复杂的效果。而题主所说的不等量移动工具便是其中一种,但是大家对它的应用一直都很局限,通常情况下,大家知道的做法都是这样的:
1. 建立一个曲面,打开曲面控制点。

2. 选择所有控制点,点击不等量移动工具,在曲面上指定一个点,并拖动出半径。

3. 转到立面图,向上拖动一段距离,并确定,得到变动后的曲面。

大家对不等量移动工具的使用多是如此,整个过程很平淡,按照软件提示就可以完成。但是通过该功能能够实现什么,很多人并不清楚。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不等量移动命令里面还会有一些选项:点物件、曲线、曲面等

接下来,康石石便逐一向大家测试一下点物件和曲线选项,看会有什么效果:
1. 在曲面的范围内画一些高低不等的点物件。

2. 接下来,选择所有曲面控制点,点击不等量移动。按提示,点击“点物件”选项。之后选取制作好的点物件。确定好半径之后向上拖动一段距离,得到一个曲面。

根据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的点物件,其实就是不等量移动的参考点,如果直接做,只能移动一个点的范围。如果是多个点物件的话,参考点也就增加了,可以批量不等量移动。
3. 沿用上面的测试逻辑,我们在曲面范围内绘制一条或者多条曲线。

4. 选中所有曲面控制点,选择曲线选项。按提示指定控制半径,拉高一定的距离,就得到了如下的曲面。

通过曲线的测试,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不等量移动如果使用曲线选项,物体移动的就会根据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形成连贯的变化曲面。
以上测试都是基于曲面控制点的应用,如果使用实体作为不等量移动的变动对象,其效果会变得更富有层次。以小方块阵列为例,效果如下:



除了点、曲线之外的选项。在选项里面还有一个垂直与否的选项。默认是垂直的选项,这里我们可以选择“否”。

继续操作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不等量移动的方向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可以任意旋转方向和偏移量。

经过调整会得到如下的变形效果。相对于垂直变化,这种自由变化产生的效果也许更有利于对形体的塑造。

也可以向斜下方拉伸,如下图:


想要更好的掌握不等量移动指令的其实并不难,大家在用rhino建模时,合理的运用变动对象、是否垂直等选项,便可以制作一些有意思的变化状态,构建出类参数化的模型效果。大家可以掌握这种方法,多加练习,与rhino中其他工具很好的结合使用,效果会好很多。
|
举报